3D 打印模型上色:从“小白翻车”到“手办大师”的进阶之路 🎨

很多人第一次玩 3D 打印的时候,模型出来一看:嗯,挺像回事的,但就是…塑料感太重、层纹太明显。其实,模型从“玩具感”到“手办感”,差的就是 后处理 + 上色

我自己一开始也是乱来,拿着颜料一顿瞎涂,结果搞得模型惨不忍睹。后来踩过无数坑,总结出一套傻瓜式流程 + 进阶技巧,分享给大家。

🧰 准备环节:别小看工具,它们决定了成败

👉 必备工具:

  • 砂纸:800–2000 目,打磨层纹专用。小技巧:湿磨比干磨更细腻,粉尘也少。
  • 刻刀:清支撑、修毛边,用完模型能直接“颜值+50”。
  • 毛刷 / 吹灰球:别让灰尘留在表面,不然颜料一上去像长痘。

👉 上色神器:

  • 丙烯颜料:适合新手,水洗可救场,翻车不怕。
  • 自喷漆:大面积统一颜色必备,尤其是底漆。
  • 喷笔 + 模型漆:预算充足 → 强烈推荐!渐变、光影都能玩出来。

👉 隐藏加分项:

  • 遮盖胶带(防串色)
  • 调色盘(混色用)
  • 光油 / 消光漆(最后一步,质感封神)

🎨 上色流程(亲测最稳的版本)

1. 打磨 & 清理

  • 不打磨?那模型层纹会“放大十倍”。
  • 建议:粗砂纸开路 → 细砂纸收尾 → 酒精擦拭。
  • 树脂模型一定要冲洗干净残余树脂,不然颜料容易脱落。

2. 底漆打底(真的很关键!)

  • 底漆的作用:遮盖原始颜色 + 增加附着力。
  • 黑底 → 颜色更稳重;白底 → 颜色更亮。
  • 小技巧:不要贪快,一次薄喷,喷 2–3 层比厚喷一层安全太多。

3. 上色环节

  • 手涂党
    • 丙烯 + 水 1:1 调稀,多层薄涂。
    • 不要一次涂厚,不然容易结块,像抹腻子。
  • 喷漆党
    • 匀速移动,喷罐离模型 15–20cm。
    • 想要渐变效果,可以多层叠色,别怕麻烦。

4. 细节提升(关键!)

  • 干扫法:蘸少量金属色,轻轻扫边缘 → 仿金属磨损感。
  • 海绵点涂:随机拍打,能做旧,尤其适合机甲 / 建筑模型。
  • 渗线笔:缝隙勾阴影,立体感瞬间拉满。

5. 收尾保护

  • 光油:亮面,适合机械、汽车模型。
  • 消光漆:哑光,高级感爆棚,手办必备。
  • 建议:至少喷 2 层保护漆,手汗党尤其要注意。

🚧 常见翻车现场 & 解法

  • 颜料结块 → 说明太厚了,稀释 + 薄涂。
  • 喷漆流挂 → 棉签立刻擦掉,等干后再补。
  • 消光白化 → 湿度太高,换干燥环境再喷。

🧪 进阶玩法:上色也能玩创意

  • 夜光风格:荧光漆 + 紫外线灯,效果赛博朋克。
  • 透明质感:透明漆叠涂,做玻璃或水晶效果。
  • 混搭风格:丙烯手涂细节 + 喷漆打底,效率和质感兼得。

🛒 材料推荐(个人踩坑总结)

  • 底漆:Mr. Hobby / 田宫 → 上色更牢固
  • 丙烯颜料:Vallejo(水性丙烯之王),性价比也不错
  • 喷漆:Bosny(平价推荐)/ Montana(专业喷漆手感超棒)
  • 喷笔:入门买国产双动作,预算够直接上 IWATA
  • 保护漆:郡士消光漆,堪称“手办专用”

🎯 最后一句

3D 打印模型的魅力在于:翻车了大不了再打一份,不像高达拼装那样心疼。所以大胆尝试,多翻车几次,你就会找到自己的上色节奏。

玩到最后,你会发现:上色不是补救,而是赋予模型“灵魂”的过程。


了解 Hana - 探索有趣的世界 的更多信息

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。

相关推荐

暂无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,必填项已用*标注。